春回大地,萬物復蘇,從中醫角度來說,春天陽氣初生,乍暖還寒,常有寒潮來襲,因驟冷會使血管痙攣,血液粘稠,血流速度減慢,臟器缺血,誘發感冒、肺炎、氣管炎、哮喘、關節炎、偏頭痛、冠心病、高血壓等。
肝在五行里屬木對應春天,木具有生發的特性,春天也是肝氣最足、最旺的時候。人在此時最容易生氣發火。肝與膽有互為表里,肝臟的火氣借助膽經的通道往外發泄,會感到口苦、頭暈、頭痛睡眠不好。另外,肝開竅于目,即肝火盛可累及雙眼,易患結膜炎、眼睛干澀痛疼等。所以,春天一定誡暴怒、忌抑郁、做到開朗樂觀。有一個很重要的穴位“太沖穴”,在腳背上的大腳趾與二腳趾交匯處,早晚按揉這個穴位可以平肝氣,散郁結,心情舒暢。
五行肝屬木、脾屬土,肝臟和脾臟關系密切。木克土就是肝克脾,屬木的肝臟生發太過就克制屬土的脾臟,脾胃就會虛弱。所以,春天易發腹瀉,可以吃山藥、香椿、百合、芋頭等,或者用淡竹葉、菊花、五味子、山楂、麥芽等煮茶飲,起到健脾和胃、舒肝理氣、振奮精神。
春季注意保護陽氣,韭菜、菠菜、香菜、萵筍、芹菜等蔬菜都對生發陽氣有很好的作用。酸味入肝,甜味入脾,春季養生要注意少酸多甜,少油膩多清淡,少酸防止肝氣過旺,多甜補益脾氣,還可避免肝旺而傷脾。如黃豆芽、綠豆芽、豆腐、豆豉、大麥、小麥、大棗、瘦肉、魚類、蛋類、花生、黑芝麻、柑桔、蜂蜜之類。春季多風,對于體質過敏,易患花粉過敏、蕁麻疹、皮膚病的人,應禁食含異性蛋白等刺激性食物,如羊肉、狗肉、豬頭、雞頭、魚、蝦、蟹之類的食品。